公院鬧醫生荒 中大醫學院長:加醫科生不是多個人多雙筷
發布時間: 2018/04/03 10:40
最後更新: 2018/04/03 12:01
本港公立醫院持續鬧人手荒,病房長期迫爆,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以「加醫科生不是『多個人多雙筷』」為題,在網上撰文指出,要解決這個困境,除了要盡快增加本地醫科學額外,有必要同時增加優秀的醫學教授及提升醫療教學設施,以確保本地培訓的醫科生能夠繼續保持世界級的水準。
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在網上發表「加醫科生不是『多個人多雙筷』」,文章提到隨着醫科學生人數不斷上升,老師對學生的比例也面對更大壓力,
過去10年醫科學額增加了接近一倍,每位教授需要照顧的學生也越來越多,最不願意見到的是學生臨床學習和實戰的機會減少。
陳家亮續指,自己近年經常三顧草廬,到外國招聘人材,希望可以羅致優秀的醫學教研人員,啟發下一代。不過,他慨嘆,在全球都在爭奪醫學教授人材之際,香港卻變得越來越不吸引,
這些國際級的醫學教授並非認為香港的醫學水準不夠高,也不是嫌棄薪酬不夠吸引,只是他們要求有足夠的空間及設施從事研究及教學,但相比鄰近亞洲地區,我們這方面的硬件卻顯得相形見絀。
陳家亮認為,教育與科研都是栽培未來醫生的必須條件,在增加醫科生人數及確保教研質素的大前提下,亦需要相應的軟件和硬件配合,不是「多個人多雙筷」,
我們要有足夠的教學設施給學生學習、要有足夠數量的教師教導學生、並且足夠的科研設施去吸引世界級的醫學教授來港任教。
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全文:
院長醫生週記:加醫科生不是「多個人多雙筷」
近日多份報紙大篇幅報道公立醫生短缺,社會各界也熱烈地討論如何增加醫護人手。要解決這個困境,普遍想法都是要盡快增加本地醫科學額,培育更多醫生。但我們都必須明白,除了人數,質素也是極之重要的。
香港兩間醫學院都並列世界前50名,要確保本地培訓的醫科生能夠繼續保持世界級的水準,我認為老師是十分重要的。增加醫科生人數的同時,有必要同時增加優秀的醫學教授和老師。但這些老師可以往哪裏找呢?
我們不可能單靠本地醫管局的醫生去教育醫科生,他們已經太忙太辛苦了,照顧病人已叫他們應接不暇。況且現今醫學教育不等同職業先修訓練,除了臨床實習,我們更需要培養醫科生多方面的知識及質素,包括模擬學習、科研經驗、數據分析、專業操守等等,這全方位教育是醫學院必須肩負的責任。
隨着醫科學生人數不斷上升,老師對學生的比例也面對更大壓力。過去10年醫科學額增加了接近一倍,每位教授需要照顧的學生也越來越多,最不願意見到的是學生臨床學習和實戰的機會減少。可以聘請更多海外的醫學教授來港嗎?我經常三顧草廬,到外國招聘人材,希望可以羅致優秀的教研人員,啟發下一代。
可是在全球都在爭奪醫學教授人材之際,香港卻變得越來越不吸引。這些國際級的醫學教授並非認為香港的醫學水準不夠高,也不是嫌棄薪酬不夠吸引,只是他們要求有足夠的空間及設施從事研究及教學,但相比鄰近亞洲地區,我們這方面的硬件卻顯得相形見絀。
曾經有一位非常顯赫的英國教授有意加盟中大醫學院。他希望可以有一個5000呎的實驗室及2台磁力共振,讓他繼續研究及教學。平心而論,他的要求絕不過份,沒有足夠的科研空間,有誰願意離鄉別井、千里迢迢到香港繼續發展?只是香港寸金尺土的環境,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卻變成奢望。最後這位英國教授選擇了到另一個鄰近國家任教。
過去10年,政府大幅增加醫科生名額,可惜醫學教研配套的増長卻追不及學生人數上升的幅度,導致招聘及挽留教研人材越來越困難,不少優秀專才放棄來港,選擇到其他地方的醫學院任教。在最新出爐的財政預算案中,現屆政府除了投放龐大資源重建各區醫院,更明確表示要提升和增加醫療教學設施,我深慶政府意識到上游與下游的工作同樣重要。事實上,沒有足夠軟件硬件去栽培人材的話,再多10倍的病床也無濟於事。
有很多人問我,未來希望增加幾多醫科學額?我很難說出一個Magic Number。醫學教育不是職業先修訓練,教育與科研都是栽培未來醫生的必須條件,在增加醫科生人數及確保教研質素的大前提下,我們極需要相應的軟件和硬件配合,不是「多個人多雙筷」,我們要有足夠的教學設施給學生學習、要有足夠數量的教師教導學生、並且足夠的科研設施去吸引世界級的醫學教授來港任教。
早前全球頂尖醫學期刊《新英倫醫學雜誌》(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)選出盧煜明教授及莫樹錦教授領導的研究為2017年度對全球醫療界最具影響力的「最矚目研究文章」,亦是名單上僅有由亞洲學府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,再次肯定我們醫學科研的卓越成就。若然香港要保持這些得來不易的優勢,我們便需要有長遠的眼光、膽量和決心作持續投資,不斷增值,讓香港的醫療系統繼續值得每個港人引以為傲。